營造親而不膩高品質的親子關係

王淑英 博士     2024/01/08  

人心深處最大的兩個心理需求,就是被所愛的人無條件接納,和在愛人的心中居首位。能同時滿足這兩個需求的關係,除了熱
戀中的情侶,就屬媽媽對孩子的愛了。

根據依戀理論的觀點,孩子在2-3歲之間,依戀關係已趨穩定,通常依戀的物件是母親。倘若一個孩子屬於安全依戀形態,也
就是在母親穩定情感的照管下,孩子與人互動是低回避、低焦慮;看自己、看別人都是好的,那麼根據發展心理學的進程,隨
著孩子進入青春期,在心理層面便會逐漸與依戀對象分離,形成心理成熟的獨立個體,這就是Bowen系統家庭理論的核心概念
自我分化。這種分化水準一般在孩子到了青春期就已經建立得很完善了,通常可以持續一生,除非有不尋常的生活事件或者
有特別的努力(例如刻意學習或心理輔導)才可能改變。

一般孩子對母親有依戀情結我們很容易理解,但你可知道母親對子女也會產生依戀,從孩子和母親對彼此的依戀現象所形成四
種親子關係中,可以藉著親子雙方的依戀與分離的步調,預測對進入青春期的子女心理成長的發展與影響: (1) 母親與孩子雙
方互相依戀共生;(2) 母親持續依戀孩子,孩子想與母親分離;(3) 母親想與孩子分離,孩子持續依戀母親;(4) 母親與孩子雙
方均願意與對方分離。

世界上只有一種愛,是以分離為目的的,那就是父母對孩子的愛,父母的職責是將子女培養為一個獨立的人,而不是自己的附
屬品。培養孩子獨立幾乎是每個父母對孩子的期望,然而,中國父母在教育上往往讓孩子背道而馳。中國幾千年傳承下來的應
試教育傳統,讓孩子的成長變得封閉而畸形,不得不屈就于升學主義而放棄其他方面的鍛煉與學習,導致父母凡事為孩子效力
。孩子終有一天要離開父母去探索這個世界、找尋自己的夢想,我認為父母需要幫助孩子在離家前具備五種重要的能力:

(1)  生活自理的能力——有一天我走在社區裡,無意間聽到一家三口鄰居在一旁對話,女兒長得和媽媽一樣高了,大概有高中
       的年紀,她帶著怒氣向爸爸抱怨,別再為她準備帶到學校的香蕉撥皮切片了,因為等她要吃的時候,香蕉已經變色了,看
       起來很噁心。我很好奇這個父親的反應,於是我放慢了腳步想觀察這個家庭的互動關係。這個爸爸好像做錯事般地忙著解
       釋他的好意,但越解釋卻讓這個女兒越生氣,好像爸爸的愛心讓她在朋友面前丟臉了。同行的媽媽一點也沒吭聲,可見他
       們平常對女兒的寵愛之至,連撥香蕉的時間都想替女兒省下來。結果不但沒有得到女兒的感謝,還遭來一頓責備,他們也
       願意逆來順受。聽得我在一旁又好氣又好笑,如今我真的相信有小孩不知道西瓜的皮是綠色的,因為他吃西瓜的時候,皮
       早已不存在了。

       中國父母經常把孩子作為家庭的中心,賠上了自己的需要和夫妻獨立的生活。如果父母完全圍繞孩子轉而沒有了自己的生
       活主題,這樣的父母常常會以愛的名義干擾孩子的成長、剝奪孩子生活的自主權和自理能力的培養。有時侯,並不是孩子
       離不開父母,而是父母離不開孩子,擔心孩子太快長大,自己就失去存在的價值。父母需要承擔教育孩子的責任,然而,
       也不要因為教育孩子而完全犧牲了自己的休閒生活。因為沒有責任感會傷害別人,太有責任感則會傷害自己。

(2)  自學管理的能力——我的個案中大部分孩子表面上都是學習出了問題而來的,仔細探究下來,孩子往往是不知所學為何?
       想學的不被允許,導致失去學習的動力。大部分的父母每天晚上和孩子互動的話題離不開課業的壓力,三句不離“作業做完
       了沒?”就像孫悟空的緊箍咒一樣甩也甩不掉,論誰聽久了都想逃,而且恨得牙癢癢的,這種親子關係絕對好不到哪裡去。

       我的女兒是一個非常獨立自主的孩子,她不喜歡被別人勉強,說穿了就是你若堅持,她比你更固執的那種個性。從她和哥
       哥兩人上學後,我就常擔心他們功課跟不上學校的要求,不知不覺,我也加入焦慮媽媽的行列,親子互動的臺詞如出一轍
       。終於有一天,我的女兒對我下最後通牒,希望我再也不要詢問她作業做完了沒,她會為自己的學習負責任。我常在想,
       如果父母真想做點什麼來幫助孩子,絕不是每晚坐在孩子旁邊督促他們做功課,而是幫助孩子養成一個良好的生活習慣。
       同時,鼓勵孩子用他的興趣來幫助自己學習困難的學科,例如我先生就引導喜歡畫畫的女兒用繪畫來理解古文詩詞。

(3)  解決問題的能力——中國父母慣常喜歡幫孩子解決問題,因為訓練孩子需要大量的耐心和時間,而且往往等不到好的結果
       ,就已經被父母快刀斬亂麻取而代之。久而久之,孩子變得依賴而沒有自信,父母肩上的擔子也會越來越沉重。培養孩子
       解決問題的能力是一個信心熬煉的過程,父母需要具備一個能欣賞孩子的眼光,因為解決問題的方法永遠不只一種,可以
       確定的是你孩子想到的方法一定和你不一樣。

       我在孩子幼年時便開始訓練他們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當我兒子向我求助時,我會問他三個問題: 發生了什麼事?
       你
為你的問題做了什麼努力? 現在你需要我説明什麼?我期望透過這三個問題,訓練他們發展自己對問題的理解和描述
       事實的能力,進而對問題作初步的評估和嘗試解決的行動力,最後懂得針對需求尋求外援的溝通能力。

(4)  與人溝通的能力——隨著孩子的長大,親子關係就會越來越緊張,因為孩子的個性越鮮明,意見就越多元,特別當孩子進
       入青春期之後,親子溝通就會產生許多障礙。多年來接觸無數青少年的經驗告訴我,對待這個年齡段的孩子,需謹記“少
       即是多”的原則,也就是聽比說更重要,而不是直接跳到解決方案。

       這個階段如果父母的教養方式不改變,依然是一個口令一個動作的權威式教育,孩子的阻抗心理就會演變出許多不良行為
       。

       其實良好的溝通方式絕對是雙向的,包含說和聽兩部分,每個部分都有不同程度的交心,造就了不同交情的人際關係。良
       好的溝通還需要符合三明治原理,先有一個友善的開場白,中間夾一個小建議,最後再以一個肯定或鼓勵與感謝作結束,
       就像三明治的上下兩層麵包做前後的鋪墊,就不覺得中間的那塊肉太乾太硬了。

       培養與人溝通能力的前提,還需要先學會自我情緒的梳理。我的女兒六年級時,有一天從學校回來看起來很有情緒,她很
       慎重地對我說:“媽媽,我今天在學校經歷了許多不愉快的事想對你說,你聽完了不需要給我任何建議,只要給我一個擁抱
       就可以了。”於是我很認真地聽她說了一肚子委屈後,忍住心裡想說的話,起身給她一個深情的大擁抱,她就立刻像沒事了
       一樣做自己的事去。每個負面情緒的背後都有一個需要等待被滿足,倘若孩子能向父母傾倒情緒垃圾,就是親子關係中有
       親密感和信任感的重要指標。

(5)  追求信仰的能力——每個家庭都有一個獨特的文化,家庭教育包含著傳遞家庭傳統與核心家庭信念給下一代的使命。不論
       父母是否有宗教信仰,每個人都有其人生的核心價值觀,支撐著一個人的中心思想,並建構他生命的軌跡。家庭影響一個
       人之深遠,不論是從基因遺傳的角度,或是從家庭傳統的角度,都值得我們去深究和看重。從覺察到選擇、選擇到改變,
       追求信仰的能力是一個要與父母分離的孩子必須具備的精神力量。父母有責任傳遞你所看重的家庭信念給孩子,孩子有權
       選擇他們要從這個家庭帶走什麼傳統作為他們人生的價值觀。到頭來,不是父母能提供什麼給孩子,而是在親而不膩的親
       子關係中,尊重並祝福孩子的選擇。

       過去父母在親子關係中存在許多迷思:認為上班的母親沒有花足夠的時間與她們的孩子相處;母親和孩子在一起的時間越
       多越好;最好的父母是讓孩子主導家庭生活等。這些錯誤的認知導致無數上班族的母親帶著歉疚的心理疲於奔命,甚至因
       此賦予孩子過多的權利來主導家庭生活。

2015年華盛頓郵報刊登一篇由Brigid Schulte所寫的文章指出,根據多倫多大學的一個研究顯示,父母和孩子相處的時間長短
與孩子的學業成績、情緒的好壞、或行為的表現都沒有關係。但研究確實發現父母和青少年孩子相處的時間長短,對其不良行
為改善有正向的幫助。親子相處的品質還是比量來得重要,但你需要先有量才能有質的要求。每週達到六個小時的親子相處時
間,是促進親子關係的量化指標。而全家能一起用餐是最好的親子時光,因為家庭的共同價值觀,就在全家人圍著餐桌吃飯的
過程中被建立起來。

還有研究顯示,父母過多的呵護會降低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美國兒科學會強調,孩子們也需要自己獨處的時間,這種非結構
性的自我探索可以促進他們的想像力,發展他們的社交技巧和認知的培養。事實上,該研究還指出,當父母太緊張或擔心和內
疚沒有陪伴孩子足夠的時間,這樣的心理壓力對孩子反而造成不好的影響。

那麼究竟如何營造親而不膩和高品質的親子關係?這個問題讓我想起我曾訪談過一位父親,聽他描述每天如何與兩個孩子創造
充滿樂趣的親子遊戲,他說的一段話令當時的我感到震撼不已:我想等孩子長大以後,他們一定不記得什麼時候吃過什麼食
物,但他們會不容易忘記曾經和父母共度的每個快樂時光。“我想這就是我們現代忙碌的父母可以共同努力的目標。

王淑英 博士     2024/01/08  

人心深處最大的兩個心理需求,就是被所愛的人無條件接納,和在愛人的心中居首位。能同時滿足這兩個需求的關係,除了熱戀中的情侶,就屬媽媽對孩子的愛了。

根據依戀理論的觀點,孩子在2-3歲之間,依戀關係已趨穩定,通常依戀的物件是母親。倘若一個孩子屬於安全依戀形態,也就是在母親穩定情感的照管下,孩子與人互動是低回避、低焦慮;看自己、看別人都是好的,那麼根據發展心理學的進程,隨著孩子進入青春期,在心理層面便會逐漸與依戀對象分離,形成心理成熟的獨立個體,這就是Bowen系統家庭理論的核心概念自我分化。這種分化水準一般在孩子到了青春期就已經建立得很完善了,通常可以持續一生,除非有不尋常的生活事件或者有特別的努力(例如刻意學習或心理輔導)才可能改變。

一般孩子對母親有依戀情結我們很容易理解,但你可知道母親對子女也會產生依戀,從孩子和母親對彼此的依戀現象所形成四種親子關係中,可以藉著親子雙方的依戀與分離的步調,預測對進入青春期的子女心理成長的發展與影響: (1) 母親與孩子雙方互相依戀共生; (2) 母親持續依戀孩子,孩子想與母親分離; (3) 母親想與孩子分離,孩子持續依戀母親; (4) 母親與孩子雙方均願意與對方分離。

世界上只有一種愛,是以分離為目的的,那就是父母對孩子的愛,父母的職責是將子女培養為一個獨立的人,而不是自己的附屬品。培養孩子獨立幾乎是每個父母對孩子的期望,然而,中國父母在教育上往往讓孩子背道而馳。中國幾千年傳承下來的應試教育傳統,讓孩子的成長變得封閉而畸形,不得不屈就于升學主義而放棄其他方面的鍛煉與學習,導致父母凡事為孩子效力。孩子終有一天要離開父母去探索這個世界、找尋自己的夢想,我認為父母需要幫助孩子在離家前具備五種重要的能力:

(1)  生活自理的能力——有一天我走在社區裡,無意間聽到一家三口鄰居在一旁對話,女兒長得和媽媽一樣高了,大概有高中的年紀,她帶著怒氣向爸爸抱怨,別再為她準備帶到學校的香蕉撥皮切片了,因為等她要吃的時候,香蕉已經變色了,看起來很噁心。我很好奇這個父親的反應,於是我放慢了腳步想觀察這個家庭的互動關係。這個爸爸好像做錯事般地忙著解釋他的好意,但越解釋卻讓這個女兒越生氣,好像爸爸的愛心讓她在朋友面前丟臉了。同行的媽媽一點也沒吭聲,可見他們平常對女兒的寵愛之至,連撥香蕉的時間都想替女兒省下來。結果不但沒有得到女兒的感謝,還遭來一頓責備,他們也願意逆來順受。聽得我在一旁又好氣又好笑,如今我真的相信有小孩不知道西瓜的皮是綠色的,因為他吃西瓜的時候,皮早已不存在了。

中國父母經常把孩子作為家庭的中心,賠上了自己的需要和夫妻獨立的生活。如果父母完全圍繞孩子轉而沒有了自己的生活主題,這樣的父母常常會以愛的名義干擾孩子的成長、剝奪孩子生活的自主權和自理能力的培養。有時侯,並不是孩子離不開父母,而是父母離不開孩子,擔心孩子太快長大,自己就失去存在的價值。父母需要承擔教育孩子的責任,然而,也不要因為教育孩子而完全犧牲了自己的休閒生活。因為沒有責任感會傷害別人,太有責任感則會傷害自己。

(2)  自學管理的能力——我的個案中大部分孩子表面上都是學習出了問題而來的,仔細探究下來,孩子往往是不知所學為何?想學的不被允許,導致失去學習的動力。大部分的父母每天晚上和孩子互動的話題離不開課業的壓力,三句不離“作業做完了沒?”就像孫悟空的緊箍咒一樣甩也甩不掉,論誰聽久了都想逃,而且恨得牙癢癢的,這種親子關係絕對好不到哪裡去。

我的女兒是一個非常獨立自主的孩子,她不喜歡被別人勉強,說穿了就是你若堅持,她比你更固執的那種個性。從她和哥哥兩人上學後,我就常擔心他們功課跟不上學校的要求,不知不覺,我也加入焦慮媽媽的行列,親子互動的臺詞如出一轍。終於有一天,我的女兒對我下最後通牒,希望我再也不要詢問她作業做完了沒,她會為自己的學習負責任。我常在想,如果父母真想做點什麼來幫助孩子,絕不是每晚坐在孩子旁邊督促他們做功課,而是幫助孩子養成一個良好的生活習慣。同時,鼓勵孩子用他的興趣來幫助自己學習困難的學科,例如我先生就引導喜歡畫畫的女兒用繪畫來理解古文詩詞。

(3)  解決問題的能力——中國父母慣常喜歡幫孩子解決問題,因為訓練孩子需要大量的耐心和時間,而且往往等不到好的結果,就已經被父母快刀斬亂麻取而代之。久而久之,孩子變得依賴而沒有自信,父母肩上的擔子也會越來越沉重。培養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是一個信心熬煉的過程,父母需要具備一個能欣賞孩子的眼光,因為解決問題的方法永遠不只一種,可以確定的是你孩子想到的方法一定和你不一樣。

我在孩子幼年時便開始訓練他們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當我兒子向我求助時,我會問他三個問題:① 發生了什麼事?② 你為你的問題做了什麼努力?③ 現在你需要我説明什麼?我期望透過這三個問題,訓練他們發展自己對問題的理解和描述事實的能力,進而對問題作初步的評估和嘗試解決的行動力,最後懂得針對需求尋求外援的溝通能力。

(4)  與人溝通的能力——隨著孩子的長大,親子關係就會越來越緊張,因為孩子的個性越鮮明,意見就越多元,特別當孩子進入青春期之後,親子溝通就會產生許多障礙。多年來接觸無數青少年的經驗告訴我,對待這個年齡段的孩子,需謹記“少即是多”的原則,也就是聽比說更重要,而不是直接跳到解決方案。

這個階段如果父母的教養方式不改變,依然是一個口令一個動作的權威式教育,孩子的阻抗心理就會演變出許多不良行為。

其實良好的溝通方式絕對是雙向的,包含說和聽兩部分,每個部分都有不同程度的交心,造就了不同交情的人際關係。良好的溝通還需要符合三明治原理,先有一個友善的開場白,中間夾一個小建議,最後再以一個肯定或鼓勵與感謝作結束,就像三明治的上下兩層麵包做前後的鋪墊,就不覺得中間的那塊肉太乾太硬了。

培養與人溝通能力的前提,還需要先學會自我情緒的梳理。我的女兒六年級時,有一天從學校回來看起來很有情緒,她很慎重地對我說:“媽媽,我今天在學校經歷了許多不愉快的事想對你說,你聽完了不需要給我任何建議,只要給我一個擁抱就可以了。”於是我很認真地聽她說了一肚子委屈後,忍住心裡想說的話,起身給她一個深情的大擁抱,她就立刻像沒事了一樣做自己的事去。每個負面情緒的背後都有一個需要等待被滿足,倘若孩子能向父母傾倒情緒垃圾,就是親子關係中有親密感和信任感的重要指標。

(5)  追求信仰的能力——每個家庭都有一個獨特的文化,家庭教育包含著傳遞家庭傳統與核心家庭信念給下一代的使命。不論父母是否有宗教信仰,每個人都有其人生的核心價值觀,支撐著一個人的中心思想,並建構他生命的軌跡。家庭影響一個人之深遠,不論是從基因遺傳的角度,或是從家庭傳統的角度,都值得我們去深究和看重。從覺察到選擇、選擇到改變,追求信仰的能力是一個要與父母分離的孩子必須具備的精神力量。父母有責任傳遞你所看重的家庭信念給孩子,孩子有權選擇他們要從這個家庭帶走什麼傳統作為他們人生的價值觀。到頭來,不是父母能提供什麼給孩子,而是在親而不膩的親子關係中,尊重並祝福孩子的選擇。

過去父母在親子關係中存在許多迷思:認為上班的母親沒有花足夠的時間與她們的孩子相處;母親和孩子在一起的時間越多越好;最好的父母是讓孩子主導家庭生活等。這些錯誤的認知導致無數上班族的母親帶著歉疚的心理疲於奔命,甚至因此賦予孩子過多的權利來主導家庭生活。

2015年華盛頓郵報刊登一篇由Brigid Schulte所寫的文章指出,根據多倫多大學的一個研究顯示,父母和孩子相處的時間長短與孩子的學業成績、情緒的好壞、或行為的表現都沒有關係。但研究確實發現父母和青少年孩子相處的時間長短,對其不良行為改善有正向的幫助。親子相處的品質還是比量來得重要,但你需要先有量才能有質的要求。每週達到六個小時的親子相處時間,是促進親子關係的量化指標。而全家能一起用餐是最好的親子時光,因為家庭的共同價值觀,就在全家人圍著餐桌吃飯的過程中被建立起來。

還有研究顯示,父母過多的呵護會降低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美國兒科學會強調,孩子們也需要自己獨處的時間,這種非結構性的自我探索可以促進他們的想像力,發展他們的社交技巧和認知的培養。事實上,該研究還指出,當父母太緊張或擔心和內疚沒有陪伴孩子足夠的時間,這樣的心理壓力對孩子反而造成不好的影響。

那麼究竟如何營造親而不膩和高品質的親子關係?這個問題讓我想起我曾訪談過一位父親,聽他描述每天如何與兩個孩子創造充滿樂趣的親子遊戲,他說的一段話令當時的我感到震撼不已:我想等孩子長大以後,他們一定不記得什麼時候吃過什麼食物,但他們會不容易忘記曾經和父母共度的每個快樂時光。“我想這就是我們現代忙碌的父母可以共同努力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