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的重要

王淑英 博士     2024/01/08  

母親深深地影響著家庭的脈動

“你像你的母親嗎?”我指的不是你的長相,而是你的性情、習慣和你的好惡。也許你會說你更像你的父親,滿口否定和母親有
任何相似之處,那麼,那個否定的背後一定隱藏著故事,一個讓你不堪回首的往事。

誠如我們所知道,當我們幼小時候,每逢疲倦想睡覺時、肚子餓時、生病時、或沮喪害怕需要安慰時,都特別需要找媽媽。隨
著孩子的長大與能力的提升,母親的功能便從身體上的照顧轉為心靈的陪伴:關心孩子的感覺、讓孩子知道你在意他/她所關心
的每件事。

心理學家薩提爾博士曾說:“孩子還小時,是透過母親傳出的訊息來看待自己是一個怎樣的人。每個人自我的罎子裝什麼,不是
天生的,而是學習來的。你的孩子正從你所創造的家庭,隨時隨地學習他的罎子裝著什麼。”

每個人生命中或多或少都有幾位生命導師,影響造就了現在的我們。然而,原生家庭是孕育我們生命的起點,而母親的存在與
否卻深深地影響這個家庭的脈動。當我去探索自己的成長經歷時,瞭解原生家庭如何塑造我的性格;當我越瞭解自己,我就越
能瞭解我的孩子,因為孩子有我童年的影子和我生命必須成長的功課。當我願意回到原生家庭找到我情感的根芽時,孩子便成
為我探看自己的鏡子。

原生家庭對子女有潛移默化的影響

隨著孩子的長大,我單飛回臺灣陪媽媽的機會就比以前多了許多。我帶著女兒給我的祝福:“媽咪,你好好回去做女兒吧!”她
原意是要我卸下母親的職責,不要為上海的家擔心。沒想到卻為我開了一扇視窗,讓我再一次看見母親對我的影響有多大。有
趣的是,不論你長到幾歲,你永遠是你母親眼中的孩子。回到娘家與母親獨處了兩個禮拜,每天最重要的事就是吃飯,我的母
親是個自認為連喝水都會變胖的人,自己吃得很少,卻為了我不斷地準備食物,幾乎每兩個小時就要我吃東西,弄得我從婉拒
到嚴重抗議,幾次差點和母親起衝突。有一天頓時感悟那是母親自己的投射,原來母親承認自己從小在養父母家長大,由於養
母對她不好,結婚後回娘家總是客客氣氣,不敢有任何奢求。母親把做女兒的那份心酸記在心裡,如今她努力做一個疼愛孩子
的母親,主動為孩子著想一切可能的需要,其實潛意識裡是在疼惜她內在的小女孩,並善待長大後回娘家投射在我身上的“自
己”。我的母親透過照顧我,來照顧那個從沒有被媽媽好好愛過的女兒的心。我溫柔地告訴母親我的發現,並感謝她如此疼愛
我,她被我的分析所震驚,沉默了一會,說;“現在我也沒有娘家可以回了。”我們相擁而泣,頓時,我發現母親和我與我的女
兒產生了時空的相遇,我因同理我母親的遭遇而更能接受她隨時愛的供應;也因同理自己被母親強迫性的給予,而共情了我女
兒也經常被我強迫的委屈。我才更真實地看到,原生家庭的互動模式也隨著我的認同而被帶進我的家庭,特別是一生全職在家
全心照顧兒女和家庭的母親的種種習性。

我在我母親的身上,還看見緊密的原生家庭關係曾牽繫了我飛向遠方的心,就像風箏的一頭還緊緊地拉著我隨風漂泊而不可控
的動力;然而,我也看見在我適應新環境的困境中,原生家庭的傳統美德和母親的榜樣與教誨,潛移默化地影響了我堅守職分
與崗位,使我深深地埋下在異鄉生命的根。原來影響可以是負面、也可以是正面的,全憑當下的體會和生命的高度來決定。

依戀從嬰兒期開始,至青春期還未結束

按照依戀理論的說法,孩子的安全感建構於嬰幼兒期,因為穩定的照看者與照看者的品質是影響兒童依戀形成的兩個重要因素
。依戀是一種強烈而持久的情感聯繫,正是這種情感聯繫,使得嬰幼兒最願意與母親在一起。當兒童遇到困難、感到害怕時,
便尋找母親,表現出一系列的依戀行為。這種母嬰之間的聯結,在本質上是一種融情緒、情感、態度及信念於一體的複雜系統
,它的生物意義在於個體可以從中獲得關愛和安全感,而它的社會意義在於奠定了兒童日後情感發展的重要基礎。

其實打從學齡期的孩子開始,母親的職責並沒有因孩子上學而減輕,從心理層面來看,反而更不能缺席。孩子一整天在學校經
歷各種挑戰與成就,他們累積各種複雜起伏的心情,渴望在放學後找個他所信任的人分享與傾訴,如果母親不在家,便會錯過
孩子分享這天得失的心情,等到父母有空時孩子的心門已關閉。

而根據依戀理論的相關研究發現,進入青春期的孩子在成長中內心充滿掙紮,他們的自尊心在12歲左右會急轉直下,然後慢慢
回升,到18歲左右趨於穩定。很多青少年都曾掙紮於某種程度的憂鬱,如自我認同感的形成、身體的快速發育、學業的沉重壓
力、朋輩關係的需求、和男女情感的萌芽與困惑。他們從兒童邁向成年的這關鍵的10年裡,會不斷地探索成人的世界,想像並
體驗自己要成為什麼樣的大人,甚至對和父母極端相反的性格角色產生好感與好奇。然而他們的喜好並不穩定,就像一個時鐘
的鐘擺一樣在兩極中擺蕩而非故意叛逆,更多的是在尋找自己的定位。孩子在這個成長階段常有許多行為問題帶給父母困擾,
“Teenagers are treated like a child but are expected to act like an adult.” “青少年常被父母像小孩般地對待,卻被期望有
成人般的表現。”(這是我的女兒曾如此告訴我她作為一個青少年的苦衷)。可見,青少年的問題更多是心理方面的問題,因為他
們的身心靈都在這個階段承受了巨大的壓力和來不及反應的變化,甚至連自己都搞不清楚怎麼回事,也不知道如何表達自己真
正的需求,而偏偏這個時候父母又是處於事業打拼的巔峰無瑕他顧,父母對於這個階段的孩子便顯得束手無策。

現代的孩子受到各種影響,導致青春期提早在小三至小四便悄悄來臨,許多孩子因食物所致,普遍在身量上都提前發育成熟,
容易帶給父母一種錯覺,忽略了他們內心其實還很需要被穩定的關心和陪伴,以及被有智慧地引導去探索這個世界的種種問題
。母親——這個站在家庭關鍵的仲介調節角色,自身的生命成長便顯得格外重要。

有愛才能讓孩子更自由探索世界

學習帶來改變,言教不如身教。當我在陪伴孩子面對家庭的變遷與學習的適應問題時,我發現自己內在也像個小孩也期待被傾
聽、被理解、被安慰,當我被先生所接納和支持時,我也能理解我的孩子沮喪的心情和需要。“不斷地學習”讓我給自己一個重
新長大的機會,真實地面對自己內心的掙紮與起伏。當父母越真實,越不像高高在上的操控者,就越能站在孩子的立場理解孩
子,孩子的心也就越能向父母敞開。孩子是透過與母親安全和愛的和諧關係及獲得成功解決問題的經驗,來提高自尊和自我效
能感,並有信心面對和解決不利的處境。母親需要為自己找到努力的目標,讓自我成長成為一種習慣和生命的榜樣,因為我們
不能給孩子自己沒有的東西。

一個願意在家等候孩子回來的母親是個情緒穩定而喜愛自己的人,她不僅擁有先生的支持和愛,更重要的是她能健康地看待自
己:母親是全世界最美的頭銜、是最有生產力的人、是家庭關係的紐帶。一個好母親需要有和諧的婚姻作基礎,孩子需要父母的
聯合提供愛的居所,這個家才是孩子喜歡回來的樂園。

經濟的富裕不能取代親情,無論孩子多大,都會回頭尋找那份缺失的母愛或那個沒有滿足的答案。父母是孩子的安全堡壘,母
親是家庭的靈魂人物,一個穩定而充滿愛的基地,可以讓孩子在信任中出去自由地探索這個廣大的世界,累了可以回來棲息,
就像放風箏一樣,越過像急流般的青春期,便能上升到一個平穩的開闊天空,而不論風箏放得多遠,手中的線是我們聯結的確
據。

王淑英 博士     2024/01/08  

母親深深地影響著家庭的脈動

“你像你的母親嗎?”我指的不是你的長相,而是你的性情、習慣和你的好惡。也許你會說你更像你的父親,滿口否定和母親有任何相似之處,那麼,那個否定的背後一定隱藏著故事,一個讓你不堪回首的往事。

誠如我們所知道,當我們幼小時候,每逢疲倦想睡覺時、肚子餓時、生病時、或沮喪害怕需要安慰時,都特別需要找媽媽。隨著孩子的長大與能力的提升,母親的功能便從身體上的照顧轉為心靈的陪伴:關心孩子的感覺、讓孩子知道你在意他/她所關心的每件事。

心理學家薩提爾博士曾說:“孩子還小時,是透過母親傳出的訊息來看待自己是一個怎樣的人。每個人自我的罎子裝什麼,不是天生的,而是學習來的。你的孩子正從你所創造的家庭,隨時隨地學習他的罎子裝著什麼。”

每個人生命中或多或少都有幾位生命導師,影響造就了現在的我們。然而,原生家庭是孕育我們生命的起點,而母親的存在與否卻深深地影響這個家庭的脈動。當我去探索自己的成長經歷時,瞭解原生家庭如何塑造我的性格;當我越瞭解自己,我就越能瞭解我的孩子,因為孩子有我童年的影子和我生命必須成長的功課。當我願意回到原生家庭找到我情感的根芽時,孩子便成為我探看自己的鏡子。

原生家庭對子女有潛移默化的影響

隨著孩子的長大,我單飛回臺灣陪媽媽的機會就比以前多了許多。我帶著女兒給我的祝福:“媽咪,你好好回去做女兒吧!”她原意是要我卸下母親的職責,不要為上海的家擔心。沒想到卻為我開了一扇視窗,讓我再一次看見母親對我的影響有多大。有趣的是,不論你長到幾歲,你永遠是你母親眼中的孩子。回到娘家與母親獨處了兩個禮拜,每天最重要的事就是吃飯,我的母親是個自認為連喝水都會變胖的人,自己吃得很少,卻為了我不斷地準備食物,幾乎每兩個小時就要我吃東西,弄得我從婉拒到嚴重抗議,幾次差點和母親起衝突。有一天頓時感悟那是母親自己的投射,原來母親承認自己從小在養父母家長大,由於養母對她不好,結婚後回娘家總是客客氣氣,不敢有任何奢求。母親把做女兒的那份心酸記在心裡,如今她努力做一個疼愛孩子的母親,主動為孩子著想一切可能的需要,其實潛意識裡是在疼惜她內在的小女孩,並善待長大後回娘家投射在我身上的“自己”。我的母親透過照顧我,來照顧那個從沒有被媽媽好好愛過的女兒的心。我溫柔地告訴母親我的發現,並感謝她如此疼愛我,她被我的分析所震驚,沉默了一會,說;“現在我也沒有娘家可以回了。”我們相擁而泣,頓時,我發現母親和我與我的女兒產生了時空的相遇,我因同理我母親的遭遇而更能接受她隨時愛的供應;也因同理自己被母親強迫性的給予,而共情了我女兒也經常被我強迫的委屈。我才更真實地看到,原生家庭的互動模式也隨著我的認同而被帶進我的家庭,特別是一生全職在家全心照顧兒女和家庭的母親的種種習性。

我在我母親的身上,還看見緊密的原生家庭關係曾牽繫了我飛向遠方的心,就像風箏的一頭還緊緊地拉著我隨風漂泊而不可控的動力;然而,我也看見在我適應新環境的困境中,原生家庭的傳統美德和母親的榜樣與教誨,潛移默化地影響了我堅守職分與崗位,使我深深地埋下在異鄉生命的根。原來影響可以是負面、也可以是正面的,全憑當下的體會和生命的高度來決定。

依戀從嬰兒期開始,至青春期還未結束

按照依戀理論的說法,孩子的安全感建構於嬰幼兒期,因為穩定的照看者與照看者的品質是影響兒童依戀形成的兩個重要因素。依戀是一種強烈而持久的情感聯繫,正是這種情感聯繫,使得嬰幼兒最願意與母親在一起。當兒童遇到困難、感到害怕時,便尋找母親,表現出一系列的依戀行為。這種母嬰之間的聯結,在本質上是一種融情緒、情感、態度及信念於一體的複雜系統,它的生物意義在於個體可以從中獲得關愛和安全感,而它的社會意義在於奠定了兒童日後情感發展的重要基礎。

其實打從學齡期的孩子開始,母親的職責並沒有因孩子上學而減輕,從心理層面來看,反而更不能缺席。孩子一整天在學校經歷各種挑戰與成就,他們累積各種複雜起伏的心情,渴望在放學後找個他所信任的人分享與傾訴,如果母親不在家,便會錯過孩子分享這天得失的心情,等到父母有空時孩子的心門已關閉。

而根據依戀理論的相關研究發現,進入青春期的孩子在成長中內心充滿掙紮,他們的自尊心在12歲左右會急轉直下,然後慢慢回升,到18歲左右趨於穩定。很多青少年都曾掙紮於某種程度的憂鬱,如自我認同感的形成、身體的快速發育、學業的沉重壓力、朋輩關係的需求、和男女情感的萌芽與困惑。他們從兒童邁向成年的這關鍵的10年裡,會不斷地探索成人的世界,想像並體驗自己要成為什麼樣的大人,甚至對和父母極端相反的性格角色產生好感與好奇。然而他們的喜好並不穩定,就像一個時鐘的鐘擺一樣在兩極中擺蕩而非故意叛逆,更多的是在尋找自己的定位。孩子在這個成長階段常有許多行為問題帶給父母困擾,“Teenagers are treated like a child but are expected to act like an adult.” “青少年常被父母像小孩般地對待,卻被期望有成人般的表現。”(這是我的女兒曾如此告訴我她作為一個青少年的苦衷)。可見,青少年的問題更多是心理方面的問題,因為他們的身心靈都在這個階段承受了巨大的壓力和來不及反應的變化,甚至連自己都搞不清楚怎麼回事,也不知道如何表達自己真正的需求,而偏偏這個時候父母又是處於事業打拼的巔峰無瑕他顧,父母對於這個階段的孩子便顯得束手無策。

現代的孩子受到各種影響,導致青春期提早在小三至小四便悄悄來臨,許多孩子因食物所致,普遍在身量上都提前發育成熟,容易帶給父母一種錯覺,忽略了他們內心其實還很需要被穩定的關心和陪伴,以及被有智慧地引導去探索這個世界的種種問題。母親——這個站在家庭關鍵的仲介調節角色,自身的生命成長便顯得格外重要。

有愛才能讓孩子更自由探索世界

學習帶來改變,言教不如身教。當我在陪伴孩子面對家庭的變遷與學習的適應問題時,我發現自己內在也像個小孩也期待被傾聽、被理解、被安慰,當我被先生所接納和支持時,我也能理解我的孩子沮喪的心情和需要。“不斷地學習”讓我給自己一個重新長大的機會,真實地面對自己內心的掙紮與起伏。當父母越真實,越不像高高在上的操控者,就越能站在孩子的立場理解孩子,孩子的心也就越能向父母敞開。孩子是透過與母親安全和愛的和諧關係及獲得成功解決問題的經驗,來提高自尊和自我效能感,並有信心面對和解決不利的處境。母親需要為自己找到努力的目標,讓自我成長成為一種習慣和生命的榜樣,因為我們不能給孩子自己沒有的東西。

一個願意在家等候孩子回來的母親是個情緒穩定而喜愛自己的人,她不僅擁有先生的支持和愛,更重要的是她能健康地看待自己:母親是全世界最美的頭銜、是最有生產力的人、是家庭關係的紐帶。一個好母親需要有和諧的婚姻作基礎,孩子需要父母的聯合提供愛的居所,這個家才是孩子喜歡回來的樂園。

經濟的富裕不能取代親情,無論孩子多大,都會回頭尋找那份缺失的母愛或那個沒有滿足的答案。父母是孩子的安全堡壘,母親是家庭的靈魂人物,一個穩定而充滿愛的基地,可以讓孩子在信任中出去自由地探索這個廣大的世界,累了可以回來棲息,就像放風箏一樣,越過像急流般的青春期,便能上升到一個平穩的開闊天空,而不論風箏放得多遠,手中的線是我們聯結的確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