嫉妒從哪裡來?

王淑英 博士   

談到嫉妒,從歷史上我們立刻會聯想嫉妒帶來的人際關係紛爭和種種負面的結果。“嫉妒之心不可有、自信之心不可無”的這類
教導,從小就在我們的耳邊環繞,好像嫉妒是個瘟疫,要防患於未然,否則後果不堪設想。然而即使我們如此防範和告誡我們
的孩子,嫉妒之心依然蠢蠢欲動。

從心理學的角度看,嫉妒是一種內心的情感,既是一種情感,就沒有所謂的對與錯,每個情感背後都至少有一個需要,需要若
被標明和滿足了,嫉妒就會自然銷聲匿跡而風平浪靜。

嫉妒總是來自以自我和別人的比較,如果沒有比較就沒有嫉妒。我生長在一個有八個小孩的大家庭裡,爸爸工作經常出差,媽
媽是全職家庭主婦,媽媽常說我們八個兄弟姐妹一個人一個性情,就像八國聯軍一樣,看似和諧的生活仍少不了爭鬧的日子,
難怪她最大的心願就是看到我們兄弟姐妹們和睦相處。

學了心理學後我才更多認識自己,瞭解自己內心深處種種未滿足的需要,並開始學習疼惜自己、為自己的需要負責任。原來從
小就很懂事的我,記憶中從來沒有調皮過,倒是很會察言觀色。記得媽媽常對我說她每次說話只要說一半,我就知道後半段,
得到她的讚美似乎對我的生命很重要,於是即使有時我實在聽不懂她在說什麼,我還是會裝懂,好維持在媽媽心中我是個聰明
的孩子的形象。原來每個孩子都是這麼需要媽媽,想盡辦法想要討好媽媽,博得媽媽的寵愛。在我這個大家庭裡,每個小孩內
心都有一個可能連自己都不清楚的渴望,渴望自己是媽媽心中最寶貝的那個孩子;有的用好成績來讓媽媽高興;有的用甜言蜜
語來讓媽媽開心;有的以順服聽話想得媽媽的讚美;有的以調皮搗蛋來引起媽媽的注意;有的什麼都不擅長,索性把自己的需要藏起來,隨著時間任憑那個需要在心裡不斷地發酵,直到自己做媽媽時才發現自己還是一個沒有長大的小孩。幸運的,可以
在自己撫養孩子的過程中得到一些心理補償;不幸運的,則會造成心理創傷,需要很長的時間接受心理輔導、重新走訪童年、
從覺察到自我接納、到新的選擇帶來新生命的改變,這是一條漫長的醫治道路。

在我從事心理諮詢的工作中,我深深體會媽媽的重要,感受作媽媽的不容易,卻也感觸許多媽媽並沒有具備教養孩子的正確觀
念,而一味地溺愛孩子直到失控才尋求外援。中國一胎化政策下的家庭結構,在孩子幼年階段似乎可以相安無事,但孩子到了
青春期便浮現種種家庭教育的問題。隨著生育政策的逐漸開放,中國家庭即將面臨第二胎帶來的手足爭寵的擔憂。為新手父母
打一針強心針,“瞭解孩子不同、需要不同”便是心理教育的第一課。

以我的兩個孩子為例,他們不僅性別不同,個性喜好也不同,需要更是經常南轅北撤。老大哥哥愛吃麵、妹妹愛吃飯;哥哥喜
歡安定而善持守、妹妹有創意而點子多;哥哥容易敞開、妹妹善於觀察;哥哥喜歡與人共事分享、妹妹喜歡獨立工作;哥哥說
話巨細彌遺、妹妹說話條理分明;哥哥是關係導向、妹妹則是任務導向等。他們兩個從小常被認為是雙胞胎,骨子裡卻是個性
鮮明迥異。在他們小時候,我因愛好和平而經常以法官自居,凡事追求公平與和睦為先,不知不覺因強制性地要求他們和解、
彼此饒恕而壓抑了孩子的情緒,嫉妒與紛爭也就層出不窮。直到他們越來越大,我才體會因材施教的重要,瞭解他們愛的語言
,並投其所好而不是給己所要,建立和他們獨特的溝通模式與默契,發展一對一的精心時刻,當孩子心中愛的容器滿了父母的
愛,嫉妒的心便無處可容。

“家庭園”雜誌的作家安卡希狄曾說:“真正的家庭好比一把雪花,每個人都與眾不同,有的人需要不斷的被注意與鼓勵,有的人
則渴慕充滿挑戰性的任務與自由發揮的空間,若能彼此尊重對方的特點,就是幸福快樂的家庭

我心中時常充滿感恩我有一個好媽媽,雖然我們每個孩子都有許多缺點,但她依然非常愛她的每個小孩。雖然她一直努力在孩
子面前做到公平,我們都知道那是不可能的事,有時候她還要忍受孩子們說她不公平,我常在想媽媽聽了心裡一定很傷心,但
她從沒有放棄用她一生的智慧在為我們著想、體諒我們的軟弱、不斷地鼓勵我們、支持我們每個人的夢想。媽媽是那位在我們
跑人生的馬拉松賽跑中,始終用她的生命在陪伴我們、為我們加油喝彩的最忠實粉絲。因為有她的愛,我的生命充滿了愛人的
力量;因為有她的鼓勵和肯定,我的生命充滿了正面積極的思想。她是我甘心願意甚至享受作一個全職媽媽的榜樣;她是讓我
勇敢地在眾人面前說我是誰、以我所做過的每件工作為榮的幕後功臣。

當我越多瞭解自己教養模式的由來、也學會看重子女個別的優點,去標明他們的善意和長處,並在滿足彼此的需要中尋求雙贏
時,我開始享受做兩個孩子的母親,做一個真實而透明的父母,看見孩子,也看見自己,“嫉妒”就再也不是我們家討論的話題

王淑英 博士  

談到嫉妒,從歷史上我們立刻會聯想嫉妒帶來的人際關係紛爭和種種負面的結果。“嫉妒之心不可有、自信之心不可無”的這類教導,從小就在我們的耳邊環繞,好像嫉妒是個瘟疫,要防患於未然,否則後果不堪設想。然而即使我們如此防範和告誡我們的孩子,嫉妒之心依然蠢蠢欲動。

從心理學的角度看,嫉妒是一種內心的情感,既是一種情感,就沒有所謂的對與錯,每個情感背後都至少有一個需要,需要若被標明和滿足了,嫉妒就會自然銷聲匿跡而風平浪靜。

嫉妒總是來自以自我和別人的比較,如果沒有比較就沒有嫉妒。我生長在一個有八個小孩的大家庭裡,爸爸工作經常出差,媽媽是全職家庭主婦,媽媽常說我們八個兄弟姐妹一個人一個性情,就像八國聯軍一樣,看似和諧的生活仍少不了爭鬧的日子,難怪她最大的心願就是看到我們兄弟姐妹們和睦相處。

學了心理學後我才更多認識自己,瞭解自己內心深處種種未滿足的需要,並開始學習疼惜自己、為自己的需要負責任。原來從小就很懂事的我,記憶中從來沒有調皮過,倒是很會察言觀色。記得媽媽常對我說她每次說話只要說一半,我就知道後半段,得到她的讚美似乎對我的生命很重要,於是即使有時我實在聽不懂她在說什麼,我還是會裝懂,好維持在媽媽心中我是個聰明的孩子的形象。原來每個孩子都是這麼需要媽媽,想盡辦法想要討好媽媽,博得媽媽的寵愛。在我這個大家庭裡,每個小孩內心都有一個可能連自己都不清楚的渴望,渴望自己是媽媽心中最寶貝的那個孩子;有的用好成績來讓媽媽高興;有的用甜言蜜語來讓媽媽開心;有的以順服聽話想得媽媽的讚美;有的以調皮搗蛋來引起媽媽的注意;有的什麼都不擅長,索性把自己的需要藏起來,隨著時間任憑那個需要在心裡不斷地發酵,直到自己做媽媽時才發現自己還是一個沒有長大的小孩。幸運的,可以在自己撫養孩子的過程中得到一些心理補償;不幸運的,則會造成心理創傷,需要很長的時間接受心理輔導、重新走訪童年、從覺察到自我接納、到新的選擇帶來新生命的改變,這是一條漫長的醫治道路。

在我從事心理諮詢的工作中,我深深體會媽媽的重要,感受作媽媽的不容易,卻也感觸許多媽媽並沒有具備教養孩子的正確觀念,而一味地溺愛孩子直到失控才尋求外援。中國一胎化政策下的家庭結構,在孩子幼年階段似乎可以相安無事,但孩子到了青春期便浮現種種家庭教育的問題。隨著生育政策的逐漸開放,中國家庭即將面臨第二胎帶來的手足爭寵的擔憂。為新手父母打一針強心針,“瞭解孩子不同、需要不同”便是心理教育的第一課。

以我的兩個孩子為例,他們不僅性別不同,個性喜好也不同,需要更是經常南轅北撤。老大哥哥愛吃麵、妹妹愛吃飯;哥哥喜歡安定而善持守、妹妹有創意而點子多;哥哥容易敞開、妹妹善於觀察;哥哥喜歡與人共事分享、妹妹喜歡獨立工作;哥哥說話巨細彌遺、妹妹說話條理分明;哥哥是關係導向、妹妹則是任務導向等。他們兩個從小常被認為是雙胞胎,骨子裡卻是個性鮮明迥異。在他們小時候,我因愛好和平而經常以法官自居,凡事追求公平與和睦為先,不知不覺因強制性地要求他們和解、彼此饒恕而壓抑了孩子的情緒,嫉妒與紛爭也就層出不窮。直到他們越來越大,我才體會因材施教的重要,瞭解他們愛的語言,並投其所好而不是給己所要,建立和他們獨特的溝通模式與默契,發展一對一的精心時刻,當孩子心中愛的容器滿了父母的愛,嫉妒的心便無處可容。

“家庭園”雜誌的作家安卡希狄曾說:“真正的家庭好比一把雪花,每個人都與眾不同,有的人需要不斷的被注意與鼓勵,有的人則渴慕充滿挑戰性的任務與自由發揮的空間,若能彼此尊重對方的特點,就是幸福快樂的家庭

我心中時常充滿感恩我有一個好媽媽,雖然我們每個孩子都有許多缺點,但她依然非常愛她的每個小孩。雖然她一直努力在孩子面前做到公平,我們都知道那是不可能的事,有時候她還要忍受孩子們說她不公平,我常在想媽媽聽了心裡一定很傷心,但她從沒有放棄用她一生的智慧在為我們著想、體諒我們的軟弱、不斷地鼓勵我們、支持我們每個人的夢想。媽媽是那位在我們跑人生的馬拉松賽跑中,始終用她的生命在陪伴我們、為我們加油喝彩的最忠實粉絲。因為有她的愛,我的生命充滿了愛人的力量;因為有她的鼓勵和肯定,我的生命充滿了正面積極的思想。她是我甘心願意甚至享受作一個全職媽媽的榜樣;她是讓我勇敢地在眾人面前說我是誰、以我所做過的每件工作為榮的幕後功臣。

當我越多瞭解自己教養模式的由來、也學會看重子女個別的優點,去標明他們的善意和長處,並在滿足彼此的需要中尋求雙贏時,我開始享受做兩個孩子的母親,做一個真實而透明的父母,看見孩子,也看見自己,“嫉妒”就再也不是我們家討論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