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淑英 博士 2022/08/17
什麽是同頻養育?
同頻養育是基於依戀理論,目的是説明父母養育安全依戀的孩子,依戀是與另一個人的情感紐帶;同頻養育的重點是讓孩子把
他的需要傳達給父母,並幫助父母以一種適當的方式認識和滿足這些需求。
舉例說明,想像一下你和你3歲的孩子在操場上玩,突然你接到一個重要的電話,你從孩子旁邊走出來接電話時,你的孩子開
始大喊:“媽媽,媽媽,媽媽!” 三個選項如下:
1. 堅定地說:“媽媽需要在電話裡聊一分鐘,我馬上回來。”
2. 讓電話轉到語音信箱,注意你的孩子,並儘快回復電話。
3. 接電話,然後你花30秒的時間為你的孩子提出一個新的虛擬遊戲,並解釋你將在你的電話之後加入遊戲。
同頻養育的核心是協調,是向你的孩子表示你意識到他們的需求,並會滿足他們的需求,但不是忽視你自己的需求。那麼,第
三選項才是符合同頻養育的概念。
同頻養育法非常重要,同頻養育就是調整自己和孩子的頻道相同的養育方式。例如:一個孩子終於鼓足勇氣上臺表演,父母為
了鼓勵和肯定孩子的勇氣與突破,就非常誇大地讚美這個孩子,結果孩子再也不願意上臺表演了,父母非常困惑,不知道自己
哪裡做錯了。因為,父母並沒有瞭解孩子真正的感受,更沒有調整自己和孩子同頻,所以,過度讚美也可能讓內向的孩子變得
更膽怯。
再舉個例子:爸爸和Catherine在沙灘上玩沙,到點了,媽媽叫Catherine該回家做功課了—— 如何讓孩子更願意順服?父母要
學習如何接納孩子的真實情感,才能在平和的氛圍中與孩子共創雙贏。
同頻養育的目的是讓父母瞭解孩子真正想表達什麼,進而讓孩子對自己的情緒和身體感到舒服。如何調頻與我們的非語言交流
能力有很大關係,事實上,我們大多數的人際溝通更多取決於非語言的交流。
所以,父母要與孩子同頻交流,我認為有三個重點:
1. 觀察孩子現在的情緒狀態
2. 調整自己的情緒為平穩狀態
3. 注意自己的語言和語氣能契合孩子的心情
拿之前的例子展開來說:一個孩子生性內向害羞,說話很小聲,害怕上臺表演。有一次,她帶著忐忑不安的心情終於鼓起勇氣
上臺,事後,父母喜出望外地大大讚美她的勇敢,沒想到這個孩子從此拒絕再上臺做任何表演,父母很不解自己做錯了什麼。
再舉一個例子:有一個孩子成績不好,這次考試進步了10分,雖然進步了10分,還是落在班級的後段,他回家後為自己的進步
很開心地告訴媽媽,但媽媽沒有注意到孩子高興的情緒,反而因關注孩子的成績在班上仍幾乎墊底而表現不滿意,讓孩子大感
失望。
其實,這兩個例子說明了父母對孩子過猶不及的回饋都有可能會造成反效果。
親子間同頻的對話是要先理解孩子心中的真實感受。對於第一個例子,你可以這麼說:寶貝,你今天能上臺表演真的很不容易
,你一定很緊張對吧?你是怎麼克服你緊張情緒的?接著,你要專心聽孩子與你分享他的心路歷程,你再從他的敘述中標明他
的努力和閃光點,適當地給與肯定和鼓勵的話語即可。
對於第二個例子,媽媽可以這麼說:寶貝,媽媽看到你這次成績比以前進步了10分,你一定下了一番努力的功夫,媽媽為你沒
有放棄努力感到高興和欣慰,希望你繼續加油!
健康的父母有三個特徵:
1.父母與孩子有情感連結
2.父母視孩子為獨立的個體
3.父母會回應孩子的情感需求。
同頻的親子對話可以讓每次的溝通都在為親子關係加分,父母要與孩子調頻,才能真正進入他們的心靈世界。
王淑英 博士 2022/08/17
什麽是同頻養育?
同頻養育是基於依戀理論,目的是説明父母養育安全依戀的孩子,依戀是與另一個人的情感紐帶;同頻養育的重點是讓孩子把他的需要傳達給父母,並幫助父母以一種適當的方式認識和滿足這些需求。
舉例說明,想像一下你和你3歲的孩子在操場上玩,突然你接到一個重要的電話,你從孩子旁邊走出來接電話時,你的孩子開始大喊:“媽媽,媽媽,媽媽!” 三個選項如下:
1. 堅定地說:“媽媽需要在電話裡聊一分鐘,我馬上回來。”
2. 讓電話轉到語音信箱,注意你的孩子,並儘快回復電話。
3. 接電話,然後你花30秒的時間為你的孩子提出一個新的虛擬遊戲,並解釋你將在你的電話之後加入遊戲。
同頻養育的核心是協調,是向你的孩子表示你意識到他們的需求,並會滿足他們的需求,但不是忽視你自己的需求。那麼,第三選項才是符合同頻養育的概念。
同頻養育法非常重要,同頻養育就是調整自己和孩子的頻道相同的養育方式。例如:一個孩子終於鼓足勇氣上臺表演,父母為了鼓勵和肯定孩子的勇氣與突破,就非常誇大地讚美這個孩子,結果孩子再也不願意上臺表演了,父母非常困惑,不知道自己哪裡做錯了。因為,父母並沒有瞭解孩子真正的感受,更沒有調整自己和孩子同頻,所以,過度讚美也可能讓內向的孩子變得更膽怯。
再舉個例子:爸爸和Catherine在沙灘上玩沙,到點了,媽媽叫Catherine該回家做功課了—— 如何讓孩子更願意順服?父母要學習如何接納孩子的真實情感,才能在平和的氛圍中與孩子共創雙贏。
同頻養育的目的是讓父母瞭解孩子真正想表達什麼,進而讓孩子對自己的情緒和身體感到舒服。如何調頻與我們的非語言交流能力有很大關係,事實上,我們大多數的人際溝通更多取決於非語言的交流。
所以,父母要與孩子同頻交流,我認為有三個重點:
1. 觀察孩子現在的情緒狀態
2. 調整自己的情緒為平穩狀態
3. 注意自己的語言和語氣能契合孩子的心情
拿之前的例子展開來說:一個孩子生性內向害羞,說話很小聲,害怕上臺表演。有一次,她帶著忐忑不安的心情終於鼓起勇氣上臺,事後,父母喜出望外地大大讚美她的勇敢,沒想到這個孩子從此拒絕再上臺做任何表演,父母很不解自己做錯了什麼。
再舉一個例子:有一個孩子成績不好,這次考試進步了10分,雖然進步了10分,還是落在班級的後段,他回家後為自己的進步很開心地告訴媽媽,但媽媽沒有注意到孩子高興的情緒,反而因關注孩子的成績在班上仍幾乎墊底而表現不滿意,讓孩子大感失望。
其實,這兩個例子說明了父母對孩子過猶不及的回饋都有可能會造成反效果。
親子間同頻的對話是要先理解孩子心中的真實感受。對於第一個例子,你可以這麼說:寶貝,你今天能上臺表演真的很不容易,你一定很緊張對吧?你是怎麼克服你緊張情緒的?接著,你要專心聽孩子與你分享他的心路歷程,你再從他的敘述中標明他的努力和閃光點,適當地給與肯定和鼓勵的話語即可。
對於第二個例子,媽媽可以這麼說:寶貝,媽媽看到你這次成績比以前進步了10分,你一定下了一番努力的功夫,媽媽為你沒有放棄努力感到高興和欣慰,希望你繼續加油!
健康的父母有三個特徵:
1.父母與孩子有情感連結
2.父母視孩子為獨立的個體
3.父母會回應孩子的情感需求。
同頻的親子對話可以讓每次的溝通都在為親子關係加分,父母要與孩子調頻,才能真正進入他們的心靈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