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淑英 博士 2024/04/16
這一集的主題是大部分父母都關心的事,因為補不補習似乎與孩子的學習成果息息相關,而在華人的家庭裡,孩子的學習似乎
不是孩子自己的責任,更多是父母心頭的重擔。
大約八年前,當我在為新手父母設計0-3歲的育兒課程時,我在Neuroscience 腦神經科學的大量實證研究中瞭解到,由於我們
的大腦分為左右半腦,左腦是理性的腦,側重邏輯推理與分析;右腦是感性的腦,側重情感創意和想像。最好的學習是能刺激
左右腦的全腦開發,也就是包括左腦的知識教導加上右腦的實操體驗。讓孩子把知識點與生活建立連結應用,體現學以致用的
教育本質,才能讓學習變得有趣和有意義。就像羅小弟在節目中說,他在學校考試成績不好,但如果學習能有動手實操的體驗
,他一定得滿分。
我回想我們家從事在家教育的那12年,從來就不擔心所教的內容對孩子來說是否太深奧難懂,只要用心在教學的過程中增加趣
味好玩的元素,不僅可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更重要的是啟動孩子“主動學習”的內在動力。
主動學習與被動學習有什麼差異?
用一個大家每天都會有的經歷來做比較:“主動學習”就像孩子會感知自己肚子餓(Why),然後會去找東西吃(What),甚至
知道怎麼煮自己喜歡吃的食物來滿足自己的口腹之慾(How)。而“被動學習”就好像你餵孩子吃東西,孩子雖然吃進營養的食
物,但他沒有去思考為什麼要吃,吃了什麼東西,或者他還有沒有其他的選擇,甚至他可能不餓就被強迫要吃東西,導致他對
食物產生反感而“厭食”。
通常被動學習的特徵就是:1. 效果不好,2. 很辛苦,3. 不能專心,孩子的這些現象對大部分的父母來說應該不陌生,可見大部
分的孩子都在被動學習中奄奄一息。父母在陪伴孩子輔導做功課時,要特別關注孩子的情緒變化,當孩子有情緒時應稍作暫停
來轉換心情,否則大腦就會被情緒所綁架,理性認知的腦就會失去功能,學習也會事倍功半甚至毫無效果。
華人對“進補”這個概念有民族的認知背景與社會共識,也就是哪裡不足補哪裡。背後的邏輯就是希望把身體調養到一個平衡的
狀態。但如果把進補的概念應用在學習上,似乎也有它的道理,因爲成績有最低門檻的及格線,不及格的學科就像溺水的人一
樣,你得先救它不死,讓每一個學科就像每個孩子一樣都好好地活著最重要,這似乎是東方思想的合一的體現。而西方教育就
大不相同,他們要孩子在自己的專長上更進深、如果真要補習,也是在孩子有興趣的領域上提供資源和助力,讓孩子享受在學
習的樂趣中建構自己的自信心。
原來東西方教育在補習的概念與應用是如此大相徑庭,難怪我們的孩子成長過程中還得面對自己自信心低落的問題,覺得乏善
可陳、不知道自己的強項、也無法接納自己的不足之處。“補不補習真的有關係”,這個影響絕對不僅止於分數上的提升與否,
就像同一帖進補的食材不是對每個人都好,需要因人而異因時制宜,才能讓“進補”的孩子不會被揠苗助長而反其道而行。
王淑英 博士 2024/04/16
這一集的主題是大部分父母都關心的事,因為補不補習似乎與孩子的學習成果息息相關,而在華人的家庭裡,孩子的學習似乎不是孩子自己的責任,更多是父母心頭的重擔。
大約八年前,當我在為新手父母設計0-3歲的育兒課程時,我在Neuroscience 腦神經科學的大量實證研究中瞭解到,由於我們的大腦分為左右半腦,左腦是理性的腦,側重邏輯推理與分析;右腦是感性的腦,側重情感創意和想像。最好的學習是能刺激左右腦的全腦開發,也就是包括左腦的知識教導加上右腦的實操體驗。讓孩子把知識點與生活建立連結應用,體現學以致用的教育本質,才能讓學習變得有趣和有意義。就像羅小弟在節目中說,他在學校考試成績不好,但如果學習能有動手實操的體驗,他一定得滿分。
我回想我們家從事在家教育的那12年,從來就不擔心所教的內容對孩子來說是否太深奧難懂,只要用心在教學的過程中增加趣味好玩的元素,不僅可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更重要的是啟動孩子“主動學習”的內在動力。
主動學習與被動學習有什麼差異?
用一個大家每天都會有的經歷來做比較:“主動學習”就像孩子會感知自己肚子餓 (Why),然後會去找東西吃 (What),甚至知道怎麼煮自己喜歡吃的食物來滿足自己的口腹之慾 (How)。而“被動學習”就好像你餵孩子吃東西,孩子雖然吃進營養的食物,但他沒有去思考爲什麼要吃,吃了什麼東西,或者他還有沒有其他的選擇,甚至他可能不餓就被強迫要吃東西,導致他對食物產生反感而“厭食”。
通常被動學習的特徵就是:1. 效果不好,2. 很辛苦,3. 不能專心,孩子的這些現象對大部分的父母來說應該不陌生,可見大部分的孩子都在被動學習中奄奄一息。父母在陪伴孩子輔導做功課時,要特別關注孩子的情緒變化,當孩子有情緒時應稍作暫停來轉換心情,否則大腦就會被情緒所綁架,理性認知的腦就會失去功能,學習也會事倍功半甚至毫無效果。
華人對“進補”這個概念有民族的認知背景與社會共識,也就是哪裡不足補哪裡。背後的邏輯就是希望把身體調養到一個平衡的狀態。但如果把進補的概念應用在學習上,似乎也有它的道理,因爲成績有最低門檻的及格線,不及格的學科就像溺水的人一樣,你得先救它不死,讓每一個學科就像每個孩子一樣都好好地活著最重要,這似乎是東方思想的合一的體現。而西方教育就大不相同,他們要孩子在自己的專長上更進深、如果真要補習,也是在孩子有興趣的領域上提供資源和助力,讓孩子享受在學習的樂趣中建構自己的自信心。
原來東西方教育在補習的概念與應用是如此大相徑庭,難怪我們的孩子成長過程中還得面對自己自信心低落的問題,覺得乏善可陳、不知道自己的強項、也無法接納自己的不足之處。“補不補習真的有關係”,這個影響絕對不僅止於分數上的提升與否,就像同一帖進補的食材不是對每個人都好,需要因人而異因時制宜,才能讓“進補”的孩子不會被揠苗助長而反其道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