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家:每個人都需要“齊兩個家”

王淑英 博士  

談到“家庭”,在心理學中,有兩個家的定義,一個是我們出生的家,叫做“原生家庭”,另一個是我們和配偶組建的家,叫做“核心家庭”。

隔代教養在華人家庭裡非常普遍,兩代父母育兒的衝突在所難免,探究下來是第一代的親子關係出了問題,影響了第二代的問題加劇。解決辦法是回到自己的成長經歷,瞭解上一代的親子關係,看見自己和父母互動中的那份不安全的親子依戀,隱藏著內在小孩失落的期待,或從沒有脫離父母過的無力感;藉著加強夫妻間彼此的理解與支持,帶動核心家庭的凝聚力和獨立性,讓夫妻雙方的原生家庭真正成為核心家庭祝福的資源,而不是彼此創傷的重現。

我們都知道世上沒有完美的父母, 我們的父母養育我們也都有缺欠。我們所有人內心都有一個小孩,而且許多人的內在小孩都帶著童年的創傷,這些創傷很容易使我們感到沮喪,還會阻礙我們充分發揮潛力。但是,值得慶倖的是,現在我們已長大成為父母, 透過自我覺察與自我關懷,可以有能力每天給予自己無條件的愛和共情。借著養育孩子, 我們可以同時成為孩子所需要和希望我們成為的父母,也可以重新養育我們自己的內在小孩。 

內在小孩的醫治是靈性之旅的重要實踐,是齊家的先決條件,內在小孩是我們內心第一個家的主角,因為有了它,我們可以覺醒、轉化和治癒。當我們照顧好自己的內在小孩後,就更容易在核心家庭裡與我們的孩子建立聯繫和共情。當我們重新養育自己的內在小孩時,它不僅可以讓我們修復自己小時候缺失的情感,還可以幫助我們反思,讓我們有新的視角看待孩子的問題,得以體會孩子受困處在最黑暗的時刻,最需要的不是耳提面命的訓誡,而是在心靈深處的陪伴與理解。

王淑英 博士  

談到“家庭”,在心理學中,有兩個家的定義,一個是我們出生的家,叫做“原生家庭”,另一個是我們和配偶組建的家,叫做“核心家庭”。

隔代教養在華人家庭裡非常普遍,兩代父母育兒的衝突在所難免,探究下來是第一代的親子關係出了問題,影響了第二代的問題加劇。解決辦法是回到自己的成長經歷,瞭解上一代的親子關係,看見自己和父母互動中的那份不安全的親子依戀,隱藏著內在小孩失落的期待,或從沒有脫離父母過的無力感;藉著加強夫妻間彼此的理解與支持,帶動核心家庭的凝聚力和獨立性,讓夫妻雙方的原生家庭真正成為核心家庭祝福的資源,而不是彼此創傷的重現。

我們都知道世上沒有完美的父母, 我們的父母養育我們也都有缺欠。我們所有人內心都有一個小孩,而且許多人的內在小孩都帶著童年的創傷,這些創傷很容易使我們感到沮喪,還會阻礙我們充分發揮潛力。但是,值得慶倖的是,現在我們已長大成為父母, 透過自我覺察與自我關懷,可以有能力每天給予自己無條件的愛和共情。借著養育孩子, 我們可以同時成為孩子所需要和希望我們成為的父母,也可以重新養育我們自己的內在小孩。 

內在小孩的醫治是靈性之旅的重要實踐,是齊家的先決條件,內在小孩是我們內心第一個家的主角,因為有了它,我們可以覺醒、轉化和治癒。當我們照顧好自己的內在小孩後,就更容易在核心家庭裡與我們的孩子建立聯繫和共情。當我們重新養育自己的內在小孩時,它不僅可以讓我們修復自己小時候缺失的情感,還可以幫助我們反思,讓我們有新的視角看待孩子的問題,得以體會孩子受困處在最黑暗的時刻,最需要的不是耳提面命的訓誡,而是在心靈深處的陪伴與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