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淑英 博士
有一個剛經歷離婚痛苦的母親,因為不能接受離婚帶給她的孤獨和被拋棄感,當她三歲兒子要她陪伴時竟然大發脾氣,她覺得
兒子的“過分要求”對她是一種威脅,其實兒子只是表達想和她親近的願望而已。
當她把自己因沒人關心而產生的怒氣發洩到孩子身上,年幼的孩子成了她的出氣筒。她的遭遇讓她時常感到孤獨無依,這樣的
情緒與她自己年幼時的經歷很類似,使得她無法滿足孩子對她的親近需求。這就是父母因自身未解決的創傷性的心理問題,導
致孩子也情緒混亂,造成代際傳遞的傷害的例子。
我在想,如果這位母親能在情緒上正確處理離婚帶給她的痛苦,把這重大的生活變故和對自己過去年幼經歷的理解有所連結,
就可以在她現在的生活中避免對兒子這種無意識的防禦反應,可以不再對兒子亂發脾氣。當她理解自己童年未解決的心理問題
,正影響著她與兒子的親子關係,才有可能有意識地對兒子做出適當且溫暖的回應。
父母需要成長,家庭才有幸福,孩子才有希望。
兩年前,我兒子還在美國時,有一次想開幾個小時車去灣區探望好朋友,那幾天,我心中感到有些焦慮,想到疫情期間加上他
自己一個人開車來回,我立刻體會到自己的焦慮情緒,但我不希望把這個情緒傳遞給他,讓他也焦慮或感到我不信任他開車的
技術和有能力保護自己,於是,我為了確定他是否平安回家,而在微信的家群裡發了兩張妹妹在臺灣海邊游泳的照片,露出曬
黑了的大腿和被泳衣保護的白屁股,過不久,他發了一張笑翻了的貼圖,我默默地得知他已經平安返回住處了,內心感到非常
安慰,也為自己能幽默地處理自己的焦慮,有意識地不把自己的焦慮情緒傳遞給孩子而感到沾沾自喜。
父母要學習為自己的情緒負責說來容易,卻需要在高度自我覺察中尋找創意的方法,有意識地在經驗中建立自信心,這就是一
個自我成長的過程。我看見自己的進步,有了這一個成功的經驗,相信我會越做越好。孩子不需要一個完美的父母,只要一個
願意成長改變的父母就已足夠了。
王淑英 博士
有一個剛經歷離婚痛苦的母親,因為不能接受離婚帶給她的孤獨和被拋棄感,當她三歲兒子要她陪伴時竟然大發脾氣,她覺得兒子的“過分要求”對她是一種威脅,其實兒子只是表達想和她親近的願望而已。
當她把自己因沒人關心而產生的怒氣發洩到孩子身上,年幼的孩子成了她的出氣筒。她的遭遇讓她時常感到孤獨無依,這樣的情緒與她自己年幼時的經歷很類似,使得她無法滿足孩子對她的親近需求。這就是父母因自身未解決的創傷性的心理問題,導致孩子也情緒混亂,造成代際傳遞的傷害的例子。
我在想,如果這位母親能在情緒上正確處理離婚帶給她的痛苦,把這重大的生活變故和對自己過去年幼經歷的理解有所連結,就可以在她現在的生活中避免對兒子這種無意識的防禦反應,可以不再對兒子亂發脾氣。當她理解自己童年未解決的心理問題,正影響著她與兒子的親子關係,才有可能有意識地對兒子做出適當且溫暖的回應。
父母需要成長,家庭才有幸福,孩子才有希望。
兩年前,我兒子還在美國時,有一次想開幾個小時車去灣區探望好朋友,那幾天,我心中感到有些焦慮,想到疫情期間加上他自己一個人開車來回,我立刻體會到自己的焦慮情緒,但我不希望把這個情緒傳遞給他,讓他也焦慮或感到我不信任他開車的技術和有能力保護自己,於是,我為了確定他是否平安回家,而在微信的家群裡發了兩張妹妹在臺灣海邊游泳的照片,露出曬黑了的大腿和被泳衣保護的白屁股,過不久,他發了一張笑翻了的貼圖,我默默地得知他已經平安返回住處了,內心感到非常安慰,也為自己能幽默地處理自己的焦慮,有意識地不把自己的焦慮情緒傳遞給孩子而感到沾沾自喜。
父母要學習為自己的情緒負責說來容易,卻需要在高度自我覺察中尋找創意的方法,有意識地在經驗中建立自信心,這就是一個自我成長的過程。我看見自己的進步,有了這一個成功的經驗,相信我會越做越好。孩子不需要一個完美的父母,只要一個願意成長改變的父母就已足夠了。